为什么说华山论剑是一场名存实亡的家族盛会?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关于题主这个说法,其实很有道理!
金庸在讲述郭靖、杨过的故事时,华山论剑是一个集中剧情所有矛盾的盛宴。
三次华山论剑,均有剧情推动的必要性,各自的剧情要求不同。
第一次华山论剑:
王重阳为化解《九阴真经》在江湖上引发的动荡,决定组织华山论剑,邀请天下最厉害的人决出天下第一。
其目的是决定《九阴》的所有权问题,并通过“天下第一”的震慑力,让江湖回归平静,然而过程中发现欧阳锋心术不正,因此引发了后续剧情矛盾。
也就是说华山论剑本身就不是“天下第一比武大会”,而是一个江湖纷争平定大会。
剧情来到第二次华山论剑:
数十年后,第三次华山论剑,已经从五湖四海的高手相聚过招争雄,变成了郭靖黄蓉联盟的故地重游,也成了一场其乐融融的家庭盛会。
这场盛会里,“东邪”黄药师,是郭靖的岳丈,“西狂”是情若儿子的杨过,“南帝”是翻译真经的贵人师父,“北侠”是郭靖自己,“中顽童”是义兄周伯通。所以“华山论剑是一场名存实亡的家族盛会”这个新奇的说法是有一定的根源。
彭彭将从三次华山论剑的参与人物,论剑结果以及深远影响做分析,与各位侠士讨论一二,还望赐教。
如果抛开金庸先生三次论剑前后时间不搭的纰漏,华山论剑共有三次,第一次论剑在1200年左右、第二次论剑在1225年左右、第三次论剑在1259年左右。
第一次华山论剑,江湖势力层出不穷,山头林立,比如像我们我们熟知的全真教,桃花岛,白驼山,丐帮以及大理段氏,以及没有来的铁掌帮山头。而在其中,全真教的王重阳又是势力最强的一流高手。
围绕着《九阴真经》的归属权问题,各大山头相约华山,积极比斗,最厉害的几人比斗七天七夜,败于王重阳之手,都承认了王重阳的天下第一位置。其余的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和段智兴成为其余的四绝,分别冠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桂冠。如此一来,江湖的格局成为“一超(王重阳)多强”。
此后,《九阴真经》落入王重阳的手中,江湖着实安稳了一阵子,但是由王重阳肇建的江湖格局随着他的仙逝,已然隐隐约发生了变化。年轻的郭靖黄蓉作为主线人物,将原本的一超多强,四绝制衡的江湖格局逐渐转化成属于自己的势力联盟,走上了一家独大的争霸路线。
王重阳的逝世,形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还有老顽童周伯通成为江湖的绝顶势力,各大山头的冲突不断升级。
西毒欧阳锋暗伤北丐洪七公,又以“割肉饲鹰图”攻心南帝段智兴,东邪黄药师阴谋坑害周伯通,囚禁他十五年之久……
江湖乱象层出,势力在混乱的格局下,有一支新生的力量隐隐约蓬勃生长,拉帮结派,四处逢源,成为最强悍的力量。
华山论剑一共举办了三届,每一次的目的和意义都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为了决定九阴真经的归属顺便角逐出天下最强这,第二次是延续了之前约定,只是要分出个武功高低,第三次是恰好众人齐聚一堂,缅怀逝者有感而发补全了五绝的阵容空缺。所以三次华山论剑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这句话如果用来说最后一次华山论剑,的确是可以看成一场家族盛会。
《九阴真经》现身江湖,引起他惊涛骇浪,你抢我夺搞的血流成河,死伤无数。
王重阳不忍江湖生灵涂炭,想要制止这场武林纷争,所以决定召开一次盛会,邀请了五位当世武功最高强的人齐聚华山,角逐出最强者来得到九阴真经。
接到邀请的人,除了裘千仞之外全部都到场了,经过七天七夜的比试,最终的结果是:
王重阳力压四人成为天下第一,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四人之间旗鼓相当。
彩头《九阴真经》被王重阳收入囊中,其余四人也拿到了鼓励奖,各自得到了一个代表了方位的称号,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这次盛会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山论剑。
这次参加的五人,来自不同的地域,很可能之前相互之间压根就不怎么熟悉,也没有什么连带关系,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武功高强。
这五人之间关系和“家族”这个字眼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
五人分别之际,约定了二十五年之后再来比试一次,到时候依照武功高低再重新排列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