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梵净山简介?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于“梵天净土”,原名为“三山谷”。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梵净山梵净山是全国 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总面积为402.75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2018年7月2日,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
梵净山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暑。
梵净山,原名“三山谷”,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2018年7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的第53处世界遗产。到梵净山,你可以仅仅作为一趟洗肺之旅,乘缆车一览从上而下的丛林变迁,也可以深吸一口气,攀登8000级台阶,磨练意志,享受征服后的喜悦。一路寻找黔金丝猴和鸽子花的身影,接近山顶,将老金顶、蘑菇石和红云金顶三大奇观尽收眼底,才不枉来过梵净山。下山后,极具风情的苗侗少数民族美食和篝火晚会整等着呢,享受更加迷人的夜吧。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 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
梵净山总面积为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为梵净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贵州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部的铜仁市,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从地形单元的角度来说,刚好介于云贵高原往湖南西部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区,山势崎岖险要,是武陵山脉的主峰,面积达到567平方千米,海拔高度达到2493米。梵净山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拥有云瀑、禅雾、幻影、佛光等四大天象奇观,被誉为贵州第一山。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方圆700多平方千米范围内,保留着自全新世和第四纪冰期以来的重要生态过程,有着明显的植被垂直光谱和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森林覆盖率95%以上,繁衍着野生植物和动物7154种。
有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植物49种、动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7种、动物38种,是亚热带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栖息地。
历朝历代官府针对梵净山保护出台了系列禁令,清道光年间贵州巡抚麟庆和布政司按察使李文耕竖立《禁砍山林碑》、铜仁知府敬文竖立《禁树碑》以示警戒。1984年成功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成员。
梵净山风景名胜区在贵州什么地方?
梵净山在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也可以从印江县木黄镇那里爬上去,这边坡度较缓,但没有多少风景,只有一个一线天和几颗银彬树,从江口这边上去坡度陡峭,有茂密的森林,还可以看到野鸡及其他野兽,现在爬山困难的人群可以从梵净山脚下坐缆车上去。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中部,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在贵州铜仁市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西南部)3县交界处,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系云雾山系东延之武陵山主峰,其山体形成于10—14 亿年之间
贵州梵净山的历史?
梵净山有2000 多年的文明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称之为“三牾山”。后来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谓“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唐《元和郡县志》称“辰山”,因辰水(今锦江)而得名,是时佛教已传入。
今铜仁地区境已建数座寺庙。后来因西麓源水名“思邛水”(今印江自治县境),故北宋《太平寰宇记》记作“思邛山”。明初,梵净山已成佛教名山,数名并称。
一则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故称“九龙山”。
二则因佛教兴盛,寺刹林立,一片梵天净土,故名“梵净山”,俗称“大佛山”,亦称“大灵山”。
三则因朗月之夜,人影映于老金顶崖壁之上,于是自清代开始即称“月镜山”;后相传八月十五日子时,万国九州之影悉现于石镜中,故称“石镜山”。
与此同时,还因新金顶超然卓立,也有“卓山”之称。综其数称,“梵净山”则为官方主流称谓,民间亦较为广泛。在民国时期,《贵州通志》云:“梵净山一名月镜山……皆立梵宇,又有辟支佛迹……黔中胜概,无逾于此;访之中州名山,亦未多得”。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官方统一以“梵净山”而名,民间仍间或流传“大佛山”等称谓。无论称谓如何,自唐代崇尚佛道,于此山佛修寺庙、道建殿堂,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先后建有“四大皇庵”和“四十八脚庵”,逐渐成为国内著名的弥勒道场。
千百年来,梵净山以其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超凡入圣的佛教流传,均给世人以无穷魅力和巨大诱惑,由此形成独特的梵净山文化。
梵净山风景如何?
梵净山
梵净山
进大门后,乘坐景区摆渡车到缆车站,乘坐缆车到达山顶。山上的大雾更浓,梵净山隐藏在茫茫浓雾之中。下缆车后,沿指示牌往金顶的方向攀爬,不一会就到了奇石翻天印景点。只见一块巨石恰如一方巨印倒置于平台之上,人称“翻天印”。自古便有仕途求官之人为祈如愿,在此叩拜。
翻天印
翻天印
游玩过“翻天印”景点后,继续往金顶方向前行,没多远就看见,一堆山石,水平码放,层层叠叠,似册籍摞高,名“万卷书岩”。相传为当年金鹰刁起唐僧所取经袋里掉落下的部分无字天书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