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旅行网

Hi, 请登录

泉州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的特点简介?

展开全部

洛阳桥

牡蛎法固定桥墩。

泉州洛阳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该桥所处地段濒临洛阳江入海口,潮水涨落造成的水头冲击力很大,靠石块自重来达到桥墩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这座桥采用植蛎固基的作法,先在江底沿桥中线抛石块,建造筏形基础,植入牡蛎,通过牡蛎无孔不入的繁殖,把分散的石块胶固成整体,以作为桥的基础,然后在稳固的基础上再用大石块砌出四十六座桥墩,上放巨大石梁,然后铺石板。

安平桥

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

泉州洛阳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己结合吧!

泉州洛阳桥和洛阳有什么关系?

还真别说,洛阳桥确实和河南的洛阳有点关系,只是这种关系有点远,甚至有点牵强,但还是这么流传着。

洛阳桥乃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担任泉州郡守时主持建造的,因建在泉州洛阳江上,故名。

洛阳桥因建造技艺高,有开先河之功,所以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并被茅以升称为“福建古代桥梁的状元”

泉州洛阳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此看,洛阳桥实在太出名,以致于风头盖过它所在的洛阳江,桥的洛阳之名应该追溯至江的得名。

传说,唐宣宗在当皇帝之前,曾云游至此,大概是有感而发,看到眼前的景象,突然感叹到“此江大类吾洛阳”,于是洛阳江之名便出现了。

唐宣宗在闽南云游的典故也不算空穴来风,在整个厦漳泉都有流传,不管真假,至少闽南地区与洛阳是存在很大的关系的。

闽南语,也称河洛话,闽南人也称河洛人,他们祖辈流传着闽南人祖先便是来自河南洛阳一带,因此也常对河南产生些许臆想和纪念的东西。

唐代的中原江河被应用到闽南,除了洛阳江外,还有漳州云霄的漳江,大概都是相似的触景生情引发的命名。

所以说,洛阳桥因洛阳江而得名,洛阳江因大类洛阳而得名,自然洛阳上和洛阳就能攀上亲戚关系了。

文/圭海四记

此地山水俱佳,山有名水有灵,其神其形大类吾洛阳,吾等可择善而居。

在今天的福建泉州,有一座多孔石桥,名为洛阳桥,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明明是建在福建,为什么却叫洛阳桥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座桥的故事。

一、洛阳桥的得名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位于今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北郊10公里处。北宋皇祐年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历时近4年,是我国著名的巨型海港梁式多孔大石桥,开创了在海港建设大石桥的先河。

洛阳桥(今福建泉州)

洛阳桥初建时全桥长834米,宽7米,有500个石雕护栏、28只石狮子、9座石塔,46个桥墩,47个桥孔。全都是由花岗岩筑成,铺设桥面的石板长10米,宽1米,重达10000公斤,是福建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茅以升称赞其为“福建桥梁中的状元”,与赵州桥、卢沟桥、潮州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那么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很早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唐朝初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争时常发生,不少中原人南迁。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多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这些南迁的人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发展生产。当他们来到泉州时,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洛阳”。

二、洛阳桥与泉州

洛阳桥地处泉州城东北洛阳江口,是福建与广东北上的交通要道,也是厦门、福州往来的必经之地,是东南沿海的通衢之地。现在仍是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往来的必经之地。在修桥之前,人们一直靠以渡船往来江上。但是春夏季节,雨水上涨,加上海水涨潮,搭渡翻船而葬身江中者,难以计数。

泉州洛阳桥因为于洛阳江而得名洛阳桥,始建于公元1053年的宋仁宗时期,历经7年而成,桥长1200多米,规模宏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经900多年的历史。

洛阳桥和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的得名源头可以追溯到古都洛阳,其历史源头来自洛阳。

原来隋末唐初,中原战乱不止,京城洛阳成了各地军事实力夺取的目标。大量河洛一带的汉人不堪战乱被迫南迁,遂在今泉州一带形成了中原汉人的聚集区。

这些北方人定居此地,但是对家乡河洛地区念念不忘,于是就把这个地方取名洛阳,以解思乡之情,此处也就是今天的泉州洛阳镇。流经此地的河流也被命名位洛阳江。

泉州洛阳桥和洛阳有着情感上绵延千年的联系。

在泉州,不光有洛阳桥,洛阳桥还建在洛阳江上,洛阳江北岸就是洛阳镇,洛阳镇上有一条古朴的老街,叫洛阳街。从洛阳江以及附近的晋江,这些与洛阳有关的名字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末年。

东晋末年,“永嘉之乱”,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社会动荡之中,大批中原士族经安徽、浙江、江西南渡入闽避难。一些洛阳籍人士辗转来到闽地,看到泉州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在泉州沿江的万安渡口一带安居。他们身在他乡,说着中原古音,因怀念晋王朝,想念故土洛阳,就把泉州这条江叫作洛阳江、晋江,建在江上的桥也就叫洛阳桥了。河洛大地是闽南人的原乡,他们至今仍称自己为“河洛郎”。

这些中原人士带来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开垦、发展农业经济,洛阳桥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洛阳桥还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长的跨海梁式大桥。

泉州和洛阳,远隔千里,两座城却因“洛阳”二字永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泉洲籍诗人余光中在他的《洛阳桥》中所吟咏的:“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洛阳晚报 冯保萍)

相关推荐